5月7日,国新办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金融监管总局推出8项增量政策涉房地产金融等,证监会的多项“稳市”举措也已在路上。当重磅金融政策的“组合拳”打出,着力点在哪里?对于稳市场、稳预期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一系列降息降准的政策对稳市场、稳预期起到多少作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这一次政策力度非常大,降准降了50个基点,未来中长期资金将会释放一万亿,给市场注入很多流动性来缓解市场上焦虑的情绪。降息政策利率降了10个基点,同时不仅是政策利率,很多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利率实际上也有下调,比如说支农、支小的再贷款的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个人公积金房贷利率也下降了25个基点。这些降息实际上更好的降低了企业的贷款成本和个人的融资成本,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投资需求,同时也提高消费水平,能够更好地激励经济基本面的平稳回升。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后,可以省多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了25个基点。举个例子,比如有100万的房贷款,如果是30年,总共能节省利息支出将近5万块钱。如果把所有的加在一起,每年总的利息支出能够节省至少200亿。利息节省的支出就可以释放出来,老百姓可以用这笔钱去消费,从而能够提振一些消费需求,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释放老百姓对于住房的刚性需求,从而帮助房地产市场实现企稳回升的态势。
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如何影响你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其实5000亿的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实际上它的逻辑是一脉相承的。今年两会提出,有5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两新”的工作,实际上就是要提振消费,促进消费。消费很重要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服务消费,原来看到更多的消费是商品的消费,是衣食住行的生存性的消费,未来消费转型升级要从商品性的消费,变成服务性的消费。这次央行出台的服务消费再贷款,实际上就是引导金融机构为相应的服务消费,比如旅游、文化产业、医疗、留学这样产业,来引导资金提供更多的这种贷款的支持,从而促进相应的产业发展。同时,养老的再贷款也是因为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开始凸显,要大力发展的银发经济,实际上也是要引导相应的金融机构,对相关的产业来提供更多的支持。
那它和老百姓关系就更紧密了,因为更好服务消费、更好养老领域的支持,能够提供更加便利、多样、高质量的服务,让生活品质变得更好。而且对于相应产业的支持,也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让老百姓收入有所提升,从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消费,从而实现一个特别好的良性循环。
优化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其实是在2024年9月24日,同样是这三位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在支持资本市场方面其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次的优化,实际上不再区分原来5000亿是互换便利的额度,3000亿是股票回购增发再贷款的额度,而是把它们混在一起,是8000亿。这相当于给市场传递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信号,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政策,来支持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发展。
而且这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实际上有非常强的逆周期调节的属性,给市场起到了兜底的作用。政策的优化也能更好地去帮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满足它不同的需求,提高它的资金的获取能力和股票的增值能力,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这两项结构性货币工具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所以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看待做实做深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田轩:现在最关注的是做外贸的小微民营企业。现在国际经贸斗争非常的严峻,一大批相关企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不仅仅是这些企业,它们的上下游都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造成企业的经营困难和比较大的就业压力。所以这次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就是专门去支持这些涉外贸的企业,以及它上下游的这些企业,帮助它们渡过难关,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提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国家的稳就业、稳企业,也是特别重要的。